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反应器内放入n2、氧气及一种固体催化剂
![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反应器内放入n2、氧气及一种固体催化剂](http://www.affonchem.cn/d/file/p/e4/28/9308.jpg)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以及反应器内放入n2、氧气及一种固体催化剂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反应器内放入n2、氧气及一种固体催化剂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请问固定床反应器原料气如何进入
从床层上方经分布器进入。自热式固定床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间接加热原料气,达到预热温度后进入床层反应的反应器,有双套管、叁套管等。
然后热点随着固定床的轴向移动,使各段的催化剂逐渐失活。
原料乙烯、纯氧和循环气经预热后进入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乙烯在银触媒下选择氧化生成环氧乙烷;副反应是乙烯深度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气经热交换器冷却后进入环氧乙烷吸收塔,用循环水喷淋洗涤,吸收环氧乙烷。
流化床催化反应器原料从反应器下部进入。流化床催化反应器是指气体在由固体物料或催化剂构成的沸腾床层内进行化学反应的设备,原料油及氢气自反应器下部进入,通过催化剂床层,使催化剂流化并被流体托起。
2、环氧乙烷合成工艺流程简述。原料乙烯、纯氧和循环气经预热后进入
氯醇法制备环氧乙烷:分两步反应,第一步是将乙烯和氯气通入水中,生成2-氯乙醇。第二步是用碱(通常为石灰乳)与2-氯乙醇反应,生成环氧乙烷。
乙烷制乙烷工艺流程是石油裂解、乙醇催化脱水、焦炉煤气分离等。以下是乙烯的相关介绍:乙烯(Ethylene),化学式为C2H4,分子量为206,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两个碳原子之间以碳碳双键连接。
工件装夹:要根据工件的形状、大小,设计专门的夹具或吊具。目的是使工件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工件间不能相互接触,要使每个工件都能完全浸入氧化液中被氧化。(2)去油:目的是除去工件表面的油污。
水中氢甲酰化(加氧合成过程):产物从水相中分离,只需将反应器再充满气体原料。溶于磺酸盐配体的铑催化剂被束缚在水相中,损失的那部分催化剂只有十亿分之一的范围。两相工艺使金属试剂在水相中溶解度很高。
以乙炔和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3-丁炔-1-醇的路线是:1)将乙烯和氯气通入水中,生成2-氯乙醇。第二步是用碱(通常为石灰乳)与2-氯乙醇反应,生成环氧乙烷。
3、你对工业合成氨了解多少呢?
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是哈伯-博什过程(Haber-Bosch process):N2(g) 3H2(g)2NH3(g)。在该方程式中,N2代表氮气,H2代表氢气,NH3代表氨气。根据方程式,1mol的氮气和3mol的氢气反应生成2mol的氨气。
对合成氨的认识和理解是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为一种基本无机化工流程。合成氨 合成氨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为一种基本无机化工流程。
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根据MBA智库中的相关信息,合成氨工业是指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氨及以氨为原料生产尿素、硝酸铵、碳酸氢铵以及醇氨,而合成氨的工业特点为: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
从氨可加工成硝酸,现代化学工业中,常将硝酸生产归属于合成氨工业范畴。合成氨工业在20世纪初期形成,开始用氨作火炸药工业的原料,为战争服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转向为农业、工业服务。
读大学期间,哈伯在柏林大学霍夫曼教授的指导下,写了一篇关于有机化学的论文,并因此获得博士学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