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器的控制原理,反应器的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反应器的控制原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反应器的控制原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流化床反应器工作原理
流化床反应器是一种利用气体或液体通过颗粒状固体层而使固体颗粒处于悬浮运动状态,并进行气固相反应过程或液固相反应过程的反应器。在用于气固系统时,又称沸腾床反应器。
工作原理:固定床是一种经典的化工反应器,其工作原理是将液体或气体反应物通入一定填充物内,在固定床内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相应产物。
流化床的工作原理是将固体颗粒均匀地堆在有开孔底的容器内,形成一床层,若流体自上而下通过,颗粒并不运动,此时属于固定床阶段。
两相流化床是以液流为动力使载体流化,在反应器内只有作为污水的液相和作为载体上附着生物膜的固相相互接触。两相流化床主要由床体、载体、布水装置及脱膜装置等组成。
2、讨论苯加氢制环己烷的反应器温控原理
几乎所有环己烷都是通过纯苯加氢制得,也可用富环已烷馏分进行分馏方法生产。苯加氢制环己烷的方法很多,其区别只在于催化剂、操作条件、反应器型式、移出反应热方式等的不同。
热力学平衡 由反应(1)可知,苯加氢生成环己烷的反应是一个放热的体积(摩尔数)缩小的可逆反应。在127℃时的平衡常数为7×107,在227℃时为86×102。氢压和温度对环己烷中苯的平衡浓度的影响示于图3-2-18。
确定化学反应方程式:C?H? 3H?→C?H?这个方程表示在加氢条件下,苯(C?H?)与氢气(H?)反应生成环己烷(C?H?)。确定原料和产物的摩尔比:根据反应方程,可以看出从1mol的苯可以生成1mol的环己烷。
苯加氢 来自界外的新鲜氢气和脱氢工段的补充氢气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与苯进行汽化,苯氢混合气体在列管反应器内迅速反应,转化为环己烷,同时放出大量热量。列管内填以氧化铝为载体的镍催化剂。
间歇液相加氢常采用具有搅拌装置的压力釜或鼓泡反应器。连续液相加氢可采用涓流床反应器或气、液、固三相同向连续流动的管式反应器。
3、微管反应器原理
原理是利用卫矛醇微量生化管对微量物质进行生化反应的实验方法。卫矛醇微量生化管是一种能够承受高温和高压的小型反应器,可以在微量级别上进行生化反应。
除了流体-流体传热之外,微结构反应器中直接通过构造材料的热传导是有利于设定反应区域中的温度或消散反应。例如,这可以通过电加热来完成。高壁体积与反应体积比是有利于控制反应的。
管式反应器是一种呈管状、长径比很大的连续操作反应器,属于平推流反应器。这种反应器可以很长,如丙烯二聚的反应器管长以公里计。
原理是以静态混合器为单元的连续操作的反应器。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甲醇合成反应应用管式反应器的结构原理是是一种呈管状、长径比很大的、以静态混合器为单元的连续操作的反应器,来合成甲醇反应。
由许多很细的反应管组成,管内装有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结构与管壳式换热器相似,由管束、壳体、两端封头等组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反应器的控制原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反应器的控制原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