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反应器

哪种厌氧反应器最好装氧气,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历程

哪种厌氧反应器最好装氧气,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历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哪种厌氧反应器最好装氧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哪种厌氧反应器最好装氧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厌氧反应器有机负荷率最低的是
  2. 什么是厌氧反应器 厌氧反应器工作原理
  3. 厌氧反应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4. 污水处理厌氧——好氧的谁知道?
  5. 哪种厌氧方法最可靠

1、厌氧反应器有机负荷率最低的是

目前在国内畜禽养殖污水处理中应用最多的厌氧反应器主要有CSTR、UASB和USR,其处理技术适用条件和工艺参数见下表。

厌氧生物处理过程能耗低;有机容积负荷高,一般为5-10kgCOD/md,最高的可达30-50kgCOD/md;剩余污泥量少;厌氧菌对营养需求低、耐毒性强、可降解的有机物分子量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产出的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

⑵ pH值。厌氧消化最佳pH值范围为8~2。⑶ 有机负荷。由于厌氧生物处理几乎对污水中的所有有机物都有降解作用,因此讨论厌氧生物处理时,一般都以CODcr来分析研究,而不象好氧生物处理那样必须以BOD5为依据。

a、厌氧滤器(AF) 厌氧滤器是60年代末由美国McCarty 等在Coulter等研究基础上发展并确立的第一个高速厌氧反应器。传统的好氧生物系统一般容积负荷在2KgCOD/(m3?d)以下。

概括介绍 有机物与微生物之比称污泥负荷率(F:M)。它影响过程的代谢深度和污泥的沉降性能,也影响运行的稳定性和基建费用。

2、什么是厌氧反应器 厌氧反应器工作原理

升流式固体厌氧反应器(USR),是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高悬浮固体有机物原料的反应器。在当前畜禽养殖行业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有较多的应用。许多大中型沼气工程,均采用该工艺。

厌氧反应器也叫厌氧处理工艺有以下几种 沼气池(厌氧消化器)采用技术分析和评价 在我国已建成的沼气工程中,所采用的厌氧消化工艺,主要有以下四类,即塞流式消化器,升流式固体反应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和污泥床滤器。

厌氧反应器为厌氧处理技术而设置的专门反应器。厌氧消化技术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大部分处理城市生活有机垃圾的厂处理量在2500t/a以上。

利用厌氧反应器本身所产生的沼气驱动发酵液在反应器内不断地循环,以达到强化传质过程的目的,是IC厌氧反应器最基本的特点。

厌氧流化床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生物膜法处理方法。它是利用砂等大表面积的物质为载体。

3、厌氧反应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厌氧反应器的原理是是利用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分解来实现分离。反应器的内部设置有填料,填料的作用是增加反应器的表面积,提高微生物的附着率,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

原料从底部进入消化器内,与消化器里的活性污泥接触,使原料得到快速消化。

这样才能使微生物具有最大效益的进行有氧呼吸。厌氧处理是利用厌氧菌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通常需要时间较长。厌氧过程可分为水解阶段、酸化阶段和甲烷化阶段。

在此基础上,针对废水中高浓度氨氮的降解,可以采用厌氧系统的一些特殊措施,如:增加外加碳源、控制DO浓度、调整pH值等,更有效地利用反硝化作用进行脱氮。

4、污水处理厌氧——好氧的谁知道?

好氧池的作用:好氧池的作用是让活性污泥进行有氧呼吸,进一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去除污染物的功能。运行好是要控制好含氧量及微生物的其他各需条件的好,这样才能是微生物具有最大效益的进行有氧呼吸。

污水处理中的生化处理一般才会出现厌氧和好氧的情况,因为会涉及到微生物的生长。

厌氧池:在污染物浓度高的情况下,因为分解消耗溶解氧使得水体内几乎无溶解氧,适宜厌氧微生物活动从而处理水中污染物的构筑物。

污水处理设备的好氧、缺氧、厌氧区主要是营造不同菌群生长环境。好氧池是营造好氧的环境(溶解氧在4mg/L左右),利于好氧微生物生长。其作用是好氧活性污泥吸附、降解有机物。

5、哪种厌氧方法最可靠

现代实验室中研究厌氧菌的最有效的三大技术分别是厌氧罐技术、厌氧手套箱技术和亨盖特滚管技术。厌氧罐技术 该技术是利用密闭罐创造低氧、高二氧化碳、高压的无氧环境,将样品放入罐内,进行培养分析实验。

厌氧生物法适合处理高浓度和难降解有机废水;厌氧生物法不用充氧,能耗低;厌氧生物处理方法一般1kgCOD只产生0.02~0.1kg污泥量,且污泥的浓缩性和脱水性好;能产生沼气作为能源使用,使废物资源化。

UASB是很适用的工艺,其它厌氧反应器也是他的改造,再在前面加上一个水解酸化池,处理该水质废水没有问题。

像这种水COD不超过500.就可以用水解酸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哪种厌氧反应器最好装氧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哪种厌氧反应器最好装氧气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