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床反应器测温点-固定床反应器中控制反应器升温的诊断是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固定床反应器测温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固定床反应器测温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对新工艺流程的简述
工艺过程简述按功能分为原料预处理单元(按需)、芳构化反应单元和产品分离单元。1.2.1原料预处理原料预处理单元主要含有水洗部分、酸洗部分及相应的配套措施。
原料是否需要预处理,主要是有原料中的杂质决定的,如果杂质超标则必须进行处理,反之则可以跨过预处理单元,原料直接送入反应单元。
1.2.2芳构化反应芳构化反应部分主要分为原料缓冲单元及芳构化反应单元。
原料缓冲单元液化气在压力的控制下进入反应进料缓冲罐,为了保持罐内压力的稳定,顶部设置了压力控制系统,通过调节不凝气来保持压力稳定。
缓冲罐底部设置了反应进料泵,该泵的出口设置了两条管线:一条去后续的反应系统;另一条为烷烃反应器的冷进料管线。芳构化反应单元芳构化反应单元分部分:烯烃反应部分和烷烃反应部分。
烯烃反应部分:来自反应进料泵P-102A/B的液化气在流量和反应进料缓冲罐液位的串级控制下送往首先进入烯烃反应进料换热器E-221的管程与反应后的较高温度的油气进行原料反应前预热,同时自稳定塔顶部返回的反应后的液化气也并入到原料中一并进行预热,返回液化气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烯烃反应器的反应深度,以到达控制产品质量及收率的目的。
经换热后的原料已经大部分汽化为气体,为保证原料全部汽化,在换热的壳程还设置了旁路调节,当原料汽化不完全造成压力波动时,可以开启旁路调节,使之全部汽化。
汽化后的原料进入烯烃反应进料换热器(二)(E-201A)、
(三)(E-202A/B/C),进一步提高进料的温度同时回收反应后油气的高温预热,为了达到较高的换热效率,烯烃反应进料换热器(三)设置了3台,由低到高逐步进行换热。
经多次有效换热后的原料气温度可以升到250℃左右,再进入烯烃反应加热炉F-201A加热到预定的反应温度。
根据原料烯烃含量的不同,需要的反应温度不同,在原料烯烃含量较高时,由于热效应较大,可能加热炉不需要运行,仅保留长明灯即可。
原料温度与烯烃反应加热炉的燃料气流量设置了串级调节,可以有效保持反应温度的稳定。
原料气经烯烃反应加热炉加热到预定的反应温度后,自烯烃反应器的顶部进入反应器,在这里原料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芳构化反应,生成轻芳烃、丙烷及重芳烃等产品。
为了及时掌握反应情况,调整操作,反应器内部设置了3组温度检测,每一组都有3个测温点,同时在反应器的顶部和底部设置了压差指示,可以随时了解到催化剂的结焦情况。
反应后的油气分成两股,一股和其他反应
回答如下:新工艺流程指的是利用新的技术、方法或思维方式来改进传统的工艺流程,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产品质量或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简述新工艺流程的步骤如下:
1. 需求分析:明确目标和需求,确定改进的方向和目标。
2. 技术研究:对新技术进行调研和评估,选择适合的技术方案。
3. 流程设计:重新设计原有的工艺流程,充分考虑新技术的应用和整合。
4. 实施计划: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资源调配、人员培训和设备投资等。
5. 测试验证:在小规模或试验性环境下进行新工艺流程的测试和验证,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6. 正式实施:根据测试结果和反馈意见进行调整,逐步推广和应用新工艺流程。
7. 监控评估:建立监控机制,对新工艺流程进行定期评估和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8. 持续改进: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和技术更新,保持竞争优势。
总之,新工艺流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技术、人员、设备和环境等因素,通过持续的改进和创新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益。
新工艺流程是指一种新的生产或加工方式,通常包括新的设备、工具和方法。其目的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产品质量。
新工艺流程常常借助技术创新和自动化技术实现,在企业的生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固定床反应器测温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固定床反应器测温点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