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酸化反应器设计规程(水解酸化工艺流程图)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水解酸化反应器设计规程,以及水解酸化工艺流程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水解酸化反应器设计规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水解酸化工艺流程图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水解酸化的设计计算
——设计流量, ,——水力停留时间,取 乳品废水中设计的水解池,分为2格。设每格池宽为3m,水深为4m,按长宽比2:1设计,则每组水解池池长为 ,则每组水解池的容积为 。
水解(酸化)池设计计算有效池容V可以根据污水在池内的水力停留时间计算的。水解(酸化)池内水力停留时间需根据污水的有机物种类(水解的速度情况)、进水有机物浓度、当地的平均气温情况综合而定。
pH计算 水解平衡常数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关。通过水解平衡常数,可以计算出溶液的pH值,进而了解溶液的酸碱度。 缓冲溶液制备 水解平衡常数可以用于设计和制备缓冲溶液。
水解-酸化工艺的基本原理 水解-酸化工艺可以从有机物的厌氧分解过程的分析得出。
至0kgCOD每立方米。水解酸化池用于污水处理,其标准容积负荷是0至0kgCOD每立方米。水解酸化池抗冲击能力强,可以截留污水中悬浮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2、水解酸化池的设计计算
——总变化系数,——设计流量, ,——水力停留时间,取 乳品废水中设计的水解池,分为2格。设每格池宽为3m,水深为4m,按长宽比2:1设计,则每组水解池池长为 ,则每组水解池的容积为 。
水解(酸化)池设计计算有效池容V可以根据污水在池内的水力停留时间计算的。水解(酸化)池内水力停留时间需根据污水的有机物种类(水解的速度情况)、进水有机物浓度、当地的平均气温情况综合而定。
池内上升流速:一般控制在0.8-8 m/h 较合适。水解酸化主要用于有机物浓度较高、SS较高的污水处理工艺,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工艺。如果后级接入UASB工艺,可以大大提高UASB的容积负荷,提高去除效率。
水解酸化池的作用是提高生化性,不一定能去除ss;须配套生化处理工艺才能有效去除SS、BOD;处理不同种类的水,同样的工艺效果都不同。
接触氧化池、A/O池、滤池等等都是根据有机负荷计算。时间:是池体的容积,除以平均进水流量(m3/h)。譬如污水厂处理水量100m3/h(2400m3/d),一个调节池为800m3,HRT就是8小时。而泥的停留时间一般叫SRT。
3、水解酸化的操作规程
通过降低水解酸化池污泥回流量至10%以下,能基本解决污泥沉积问题,但系统除磷效率和水解酸化功能明显降低,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把潜水搅拌器更换为大功率潜水搅拌器。
掌握回流操作:自下而上自左到右安装装置。冷凝水下进上出。需加沸石。控制回流蒸 气上升高度不超过2个球。 掌握水蒸汽蒸馏操作:水蒸气蒸馏是分离和提纯液态或固态有机物的一种方法。
接触氧化:将水解酸化后的废水通过接触氧化反应器,加入适量的氧气或氧化剂,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将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水解-酸化工艺可以从有机物的厌氧分解过程的分析得出。
关于水解酸化反应器设计规程和水解酸化工艺流程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水解酸化反应器设计规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水解酸化工艺流程图、水解酸化反应器设计规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