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反应器

凯氏定氮法玻璃反应器,凯氏定氮玻璃仪器

凯氏定氮法玻璃反应器,凯氏定氮玻璃仪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凯氏定氮法玻璃反应器,以及凯氏定氮玻璃仪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凯氏定氮法玻璃反应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凯氏定氮玻璃仪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 凯氏定氮法的实验原理?
  2. 凯氏定氮仪原理及方法
  3. 凯氏定氮法的操作过程是怎样的?
  4. 凯氏定氮法的原理

1、凯氏定氮法的实验原理?

将有机化合物与硫酸共热使其中的氮转化为硫酸铵。在这一步中,经常会向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钾来提高中间产物的沸点(从337℃到373℃)。样本的分解过程的终点很好判断,因为这时混合物会变得无色且透明(开始时很暗)。

凯氏定氮法原理是: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硝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

凯氏定氮法原理: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硝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馏出并为过量的酸液吸收,再以标准酸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

2、凯氏定氮仪原理及方法

凯氏定氮仪的原理和方法如下:原理:将有机化合物与硫酸共热使其中的氮转化为硫酸铵。在这一步中,经常会向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钾来提高中间产物的沸点。样本的分析过程的终点很好判断,因为这时混合物会变得无色且透明。

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水,放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取与处理样品相同量的硫酸铜、硫酸钾、浓硫酸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凯氏定氮仪是测量有机物中总氮的含量的方法。

凯氏定氮法是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于1883年建立的,现已发展为常量、微量、平微量凯氏定氮法以及自动定氮仪法等,是分析有机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

3、凯氏定氮法的操作过程是怎样的?

称取0.1克试样两份(含氮1~7毫克), 精确至0.0001克, 同时测定试样的水分含量。 消煮1 将试样置开25毫升凯氏瓶中,加入加速剂粉末。除水稻为1克外, 其它均为2克。

蒸馏:连接凯氏定氮装置,于水蒸气发生瓶内装水至2/3处,加甲基红指示剂数滴及数ml硫酸,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数粒玻璃珠以防暴沸,调节火力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瓶内的水。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

凯氏定氮仪整个试验流程分三步,消解 蒸馏 滴定。先说消解这个步骤根据不同的样品有不同的消解办法,关键的两点是催化剂的配比,温度段的设置。(消解仪消解样品是凯氏定氮仪的前期处理阶段。

4、凯氏定氮法的原理

凯氏定氮法原理是: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硝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

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出样品中的总含氮量再乘以相应的蛋白质系数而求出蛋白质的含量,此法的结果称为粗蛋白质含量。原理:有机含氮化合物与浓硫酸共热消化,氮转化为氨,再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硫酸铵与强碱反应,放出氨。

将有机化合物与硫酸共热使其中的氮转化为硫酸铵。在这一步中,经常会向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钾来提高中间产物的沸点(从337℃到373℃)。样本的分解过程的终点很好判断,因为这时混合物会变得无色且透明(开始时很暗)。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凯氏定氮法玻璃反应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凯氏定氮法玻璃反应器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