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膜生物反应器传氧量,生物处理中的曝气设备有哪些
![曝气膜生物反应器传氧量,生物处理中的曝气设备有哪些](http://www.affonchem.cn/d/file/p/e4/5f/3382.jpg)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曝气膜生物反应器传氧量,以及生物处理中的曝气设备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曝气膜生物反应器传氧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生物处理中的曝气设备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在污水处理曝气的过程如果水中的溶解氧超高很多的话会不会造成活性污泥...
曝气池溶解氧过高会导致活性污泥氧中毒,导致曝气池出水COD升高。解决方法:减少曝气量即可。曝气池利用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处理,池内提供一定污水停留时间,满足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氧量以及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的混合条件。
污水浓度高的,会直接导致好氧菌负荷急剧导致缺氧,直接后果就是大量死亡,出水的颜色变深,大量的污泥死亡后流失,如果是纯氧曝气池的话池子的可燃气体会大量滋生,导致池子的排气阀强行开启排放,破坏纯氧池的气水相平衡。
曝气池通过向污水中充入大量氧气,使微生物在水中形成活性污泥。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能够吸附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将它们转化为无害或低毒性的物质。这一过程被称为好氧生物降解。
其次,活性污泥浓度较高负荷也较高时对溶解氧需求较高,但也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可过度曝气,不然活性污泥容易老化,对二沉池出水不利。最后,溶解氧是降解和检测BOD重要的介质。
2、环保讲义:曝气池的需氧量与供氧量(2)
单位时间内曝气设备供给曝气池混合液的氧量称为供氧量。供氧量只有一部分直接转移到废水中去,称为吸氧量。在曝气池中,氧是通过空气在混合液中扩散转移到水中,成为溶解氧后,才被微生物细胞利用。
例题1:某漂染废水处理站,有两座完全混合式曝气池,每座容积为350 m3,污泥质量浓度为4000mg/L。处理废水量为5000 m3/d,时变化系数为3。进水平均BOD5为250 mg/L,水温为30℃,要求BOD5去除90%,求需氧量。
逐步曝气法: 污水进入曝气池时, 改成几个入口流入曝气池中, 可以使沿曝气池长度的需氧量变得均匀。 吸附再生曝气法: 此法是将曝气池分为两个池子,使吸附和氧化过程分别在两个池子内进行。吸附池又称接触池, 氧化池又称为再生池。
随着曝气的过程,有机物越来越少,需氧量越来越少,就显得含氧量高了。曝气应该有阀门控制,建议根据do值调整各段曝气大小,控制在2~4mg/l即可。出水口不宜过低,防止在二沉池产生厌氧不易沉降。
3、好氧微生物处理的溶解氧一般以()mg/l为宜。
好氧微生物需要供给充足的溶解氧,一般来说,溶解氧应维持在3mg/L为宜,最低不应低于2mg/L之间;而厌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围在0.2mg/L以下。
溶解氧:活性污泥法是好氧的生物处理法,氧是好氧微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供氧不足会防碍微生物的代谢过程,造成丝状菌等耐低溶氧环境的微生物滋长,使污泥不易沉淀。
好氧生物处理的溶解氧一般2~4mg/L为宜,在这种情况下,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的结构正常,沉降、絮凝性能好。供氧过高,能耗浪费,而且代谢活动增强,营养供应不足而使微生物缺乏营养,促使污泥老化,结构松散。
溶解氧——溶解氧浓度以不低于2mg/L为宜(2—4mg/L)。水温——维持在15~25℃,低于5℃微生物生长缓慢。
虽然对好氧微生物来说,水体中溶解氧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越有利,但溶解氧过高,除了能耗增加外,高速气流使池内激烈搅动会打碎生物絮粒,并易使污泥老化。
4、曝气充氧量大小对实验有何影响
饱和溶解氧偏大或偏小会对实验结果有误差。饱和溶解氧偏大或者偏小的话,实验结束的时间与实质上的时间不一样,氧的总传递系数会有误差,设备的充氧能力有偏差。
如果曝气量过大,会导致氧气过剩,从而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产生负面影响。过量的氧气可能会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降低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代谢活性,从而降低废水处理效率。
是的,污水处理曝气过程中,如果水中的溶解氧过高,可能会导致活性污泥氧中毒,进而导致活性污泥死亡**。活性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吸附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来进行净化。
③分压力对氧的饱和溶解度有一定的影响,当氧的分压力降低时,氧的饱和溶解度也降低,在压力不是标准大气压的地区,应使用修正系数 进行修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曝气膜生物反应器传氧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曝气膜生物反应器传氧量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