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反应器碳氮氧比,厌氧碳氮磷比是多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厌氧反应器碳氮氧比,以及厌氧碳氮磷比是多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厌氧反应器碳氮氧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厌氧碳氮磷比是多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厌氧反应器VFA持续很高,去除率在75%左右,怎么降VFA
停止进料,进行菌种驯化,适当投加碳源(碳、氮、磷=比值300~500:5:1)。一般来讲第二段到第三段也需30-40d时间。
VFA是挥发性有机酸,主要是产酸菌的代谢产物。而产甲烷菌属于世代较长,繁殖较慢的菌种,如果有机酸太高,对甲烷菌有比较大的冲击。
溶解性COD容积负荷:VFA废水的容积负荷大于非VFA废水的容积负荷。因为经过产酸发酵故水力停留时间可减少。
停止进水,加入清水稀释反应器浓度,加大回流量,就是将厌氧出水回流至进水,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适量加入清水,严密监控VFA的数值,不要使其超标。基本情况就是这样子了,还有问题可以HI我,我们交流下。
pH8是很正常的反应状态,VFA720只是稍微偏高而已,菌种适应负荷后就能降下来。pH高和VFA高不矛盾,因为水里有大量碱度离子,和VFA形成了强碱弱酸盐缓冲体系。
2、污水处理中营养物质对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水力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间对于厌氧工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上流速度来表现出来的。一方面,较高的水流速度可以提高污水系统内进水区的扰动性,从而增加生物污泥与进水有机物之间的接触,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
水力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间对于厌氧工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上升流速来表现出来的。一方面,较高的水流速度可以提高污水系统内进水区的扰动性,从而增加生物污泥与进水有机物之间的接触,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
有机负荷在厌氧法中,通常指容积有机负荷,它是影响厌氧消化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产气量处理效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有机负荷的提高,产气率趋向下降,而消化器的容积产气量则增多。
甚至绝对无氧的环境下才能生存;营养平衡:废水中的各种营养物质不平衡,就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处理效果;有毒物质: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含量超过限度,就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处理效果。
影响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有如下:pH、温度、生物固体停留时间、搅拌和混合、营养与C/N比、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负荷、厌氧活性污泥、有毒物质等。
3、厌氧微生物碳氮磷比
厌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摄取一定比例的CNP及其他微量元素,但由于厌氧微生物对碳素养分的利用率比好氧微生物低,一般认为,厌氧法中碳氮磷的比值控制在CODcr:N:P=(200~300):5:1即可。
活性污泥这个微生物群体而言有一个经验的值,好氧条件下碳氮磷比是100:5:1,厌氧条件下是200:5:1。
在污水的好氧处理中,对微生物来讲,碳,氮,磷营养有一定的比例,一般为C:N:P=100:5:1。
在污水的好氧处理中,对微生物来讲,碳,氮,磷营养有一定的比例,一般为C:N:P=100:5:1。
营养物质:厌氧法中碳氮磷的比值控制在CODcr:N:P=(200~300):5:1即可。甲烷菌对硫化氢的最佳需要量为15mg/L。
4、厌氧发酵水解罐和发酵罐碳氮比,接种比例是多少
例如,巴西蘑菇培养料适宜的碳氮比(C/N)为28~30∶1,含氮量4%~6%,投料量30~35千克/米2。我们可以按照培养料主要物料的碳氮比(详见附录4)设计配方。
厌氧发酵系统中水解罐的参数设置如下:水解温度:35~45℃,发酵液温度一般为40℃~55℃。水解时间:30分钟,发酵时间越长,产酸量越高。一般产酸10-15分钟,PH值6-7。
调整碳氮比C/N 发酵有机肥的物料C/N(碳/氮)应保持在25~30:1,因落叶、枯草的 C/N比例不均衡,所以,1吨的枯草落叶要加1公斤的尿素进行调整。控制水分 粉碎后的枯枝落叶的水分含量要控制在60%~65%。
好氧发酵: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碳氮比例(C/N)、水分、温度和通风的情况下,通过微生物将有机质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这类堆肥无臭无蝇,反而有淡淡的泥土味。
发酵主要是在发酵池中进行,即将鸡粪堆积在发本酵中,最好的同时添加适量的发酵菌种,仍后用农用地膜进行膜覆盖,通常发酵的时间为10-20天。中间适当翻堆一两次,等粪堆表面出现白色菌丝并有酒曲香味,即发酵成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厌氧反应器碳氮氧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厌氧反应器碳氮氧比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