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反应器设计应注意(厌氧反应器设计应注意事项)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厌氧反应器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厌氧反应器设计应注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厌氧反应器控制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进水量 为1L,搅拌频率为2min/2h,进水COD浓度为14000mg/l;结论:该研究为该类实际废水有效处理中的工艺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PH:厌氧水解酸化工艺,对PH要求范围较松,即产酸菌的PH应控制4-7℃范围内;完全厌氧反应则应严格控制PH,即产甲烷反应控制范围5-0,最佳范围为8-2,PH低于3或高于8,甲烷化速降低。
厌氧化物处理反应器因为微生物增殖缓慢,一般需要的启运时间较长,如果能接种大量的厌氧污泥,可以缩短启动时间。一般接种污泥的数量要达到反应器容积的10%~9%,具保值根据接种污泥的来源情况而定。
由此看来,形成甲烷的过程离不开VFA的形成,但是VFA在厌氧反应器中的积累能反映出甲烷菌的不活跃状态或反应器操作条件的恶化,较高的VFA(例如乙酸)浓度对甲烷菌有抑制作用。
而厌氧则没有这个限制。所以通常厌氧的污泥浓度远远高于好氧,处理对象的有机物浓度也高。提高浓度的方法有,加强曝气(新型曝气头)、截留好氧生物(好氧滤床)、挂膜(膜生物反应器)等,或者这些的组合。
2、UASB厌氧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应控制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需控制有毒物质的浓度,以防止有毒物质影响微生物的生存而使效果降低。
碱度。废水的碳酸氢盐所形成的碱度对pH值的变化有缓冲作用,如果碱度不足,就需要投加碳酸氢钠和石灰等碱剂来保证反应器内的碱度适中 (7)有毒物质 (8)水力停留时间。
水力停留时间 水力停留时间对UASB厌氧反应器的影响是通过上升流速来表现的。一方面,高的液体流速增加污水系统内进水区的扰动,因此增加了生物污泥与进水有机物之间的接触,有利于提高去除率。
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生物厌氧处理需要注意保证泥水的充分混合,可以通过沼气循环搅拌或是机器搅拌,注意控制搅拌速率。如果是UASB工艺的话,需要颗粒污泥;如果采用生物膜法则主要控制水力停留时间。
3、相比于曝气池,厌氧反应器为什么更要注意防腐?
缺点:1固体物容易沉淀于池底,影响反应器的有效体积,使HRT和SRT降低,效率较低;2需要固体和微生物的回流作为接种物;3因该反应器面积/体积比较大,反应器内难以保持一致的温度;4易产生厚的结壳。
有一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质,会在UASB等流速较慢的反应器内容易发生累积,将厌氧污泥逐渐置换,最终使厌氧反应器的运行效果恶化乃至失效。而在IC反应器中,高的液体和气体上升流速,将悬浮物冲击出反应器。
但这样做需要的时间要更长的一些。(3)厌氧化物处理反应器因为微生物增殖缓慢,一般需要的启运时间较长,如果能接种大量的厌氧污泥,可以缩短启动时间。
将好氧池内通过内循环回流进来的硝酸根还原为N而释放。缺氧池有水解反应,在脱氮工艺中,其pH值升高。在脱氮工艺中,主要起反硝化去除硝态氮的作用,同时去除部分BOD。也有水解反应提高可生化性的作用。
4、污泥厌氧消化池的正常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
定期检查并维护加热系统,蒸汽加热管道、热水加热管道、热交换器内的泥处理管道等都有可能出现堵塞现象、锈蚀现象,一般用大流量冲洗。套管式管道要注意冲洗热水管道时要保证泥管中的压力防止将内管道压瘪或拆开清洗。
定期对厌氧池进行清砂和清渣。池底积砂太多,一方面会造成排砂困难,另 一方面还会缩小有效池容,影响处理效果。一般来说,连续运行5年以后应当进行清砂。池上部液面如果积聚浮渣太多,会阻碍沼气自液相向气相的转移。
厌氧化物处理反应器在投入运行之前,必须进行充水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充水试验要求无漏水现象,气密性试验要求池内加压到350mm水柱,稳定15min后压力降小于100 mm水柱。
腐生细菌产生的有机酸必须及时降解,如有积累,一旦pH值低于5左右,甲烷细菌的生长即受限制,平衡破坏,消化时间大大延长。一般用搅拌污泥(使泥质均匀)和控制有机酸及碱度的方法来维持过程的正常进行。
污泥厌氧消化池的正常运行过程中除了收集沼气外,有进泥、排泥、排上清液、加热和搅拌五个主要操作环节组成。进泥、排泥、排上清液、加热和搅拌这五个操作不可能同时进行,操作顺序的不同会对消化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厌氧反应器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厌氧反应器设计应注意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