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工艺设计方法,换热器的设计流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换热器工艺设计方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换热器工艺设计方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煤油冷却器的设计(列管式换热器)
根据经验初选传热系数K,并估算所需传热面积A。
煤油:入口温度140℃,出口温度40℃ (2)冷却介质:自来水,入口温度30℃。
列管式换热器 的工作 原理 列管式换热器又称管壳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
试设计一台列管式换热器,完成该生产任务。 1.确定设计方案 (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热流体进口温度140℃,出口温度40℃冷流体(循环水)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
2、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工艺流程怎么做
本设备专为高温场合设计,蒸汽首先进入管式换热器,经过减温降压以后,再进入板式换热器.本设备即克服了板式换热器不耐高温的缺点,又充分发挥了板式换热器的高效率、占地面积小的优点。
工艺计算:1按流体种类、冷却流体的流量、进出口温度、工作压力等计算出需要传递的热量。2根据流体的腐蚀性及其它特性选择管子和壳体的材料。
试设计一台列管式换热器,完成该生产任务。 1.确定设计方案 (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热流体进口温度140℃,出口温度40℃冷流体(循环水)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
当采用多管程或多壳程时,列管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形式复杂,对数平均值的温差要加以修正,具体修正方法见4节。 ◎ 换热管规格和排列的选择 具体选择 换热管规格和排列的选择 换热管直径越小,换热器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越大。
3、急求列管式换热器的课程设计
试设计一台列管式换热器,完成该生产任务。 1.确定设计方案 (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热流体进口温度140℃,出口温度40℃冷流体(循环水)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
在乙醇精馏过程中塔顶一般采用的换热器为列管式换热器,故初步选定在此次设计中的换热器为列管式换热器。 列管式换热器的型式主要依据换热器管程与壳程流体的温度差来确定。
当采用多管程或多壳程时,列管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形式复杂,对数平均值的温差要加以修正,具体修正方法见4节。 ◎ 换热管规格和排列的选择 具体选择 换热管规格和排列的选择 换热管直径越小,换热器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越大。
列管式换热器的系列标准中管程数有4和6程等四种。采用多程时,通常应使每程的管子数大致相等。
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设备形式:列管式换热器 设计任务 设计计算列管式换热器的热负荷、传热面积、换热管、壳体、接管等。绘制列管式换热器的工作图。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4、换热器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的区别?
换热器设计分为工艺选项和结构设计,工艺选项是为了得到适合工况的最合理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换热器,一个有经验的工程师选择的换热器型式可以使成本节省10%~~50%,甚至更多。结构设计则是为了保证换热器的质量和运行寿命。
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传热面积是管壳式换热器的2-5倍。与管壳式换热器不同的是,它不需要为管束的抽取预留维修位置。因此,为了达到相同的传热能力,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1/8。
内盘管换热、外盘管换热,鼓风换热、水淋换热等。最常用的是管壳式换热器:又包括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形管式换热器、填料函式换热器。区别:他们的结构功能不同、使用方式不同、应用场合不同。
工艺设计是指工艺规程设计和工艺装备设计的总称。生产性建设项目设计的核心。它是根据工业生产的特点、生产性质和功能来确定的。工艺规程是用文字、图表和其他载体确定下来,指导产品加工和工人操作的主要工艺文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换热器工艺设计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换热器工艺设计方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