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振动数据-换热器数值模拟实例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换热器振动数据,以及换热器数值模拟实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换热器振动数据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换热器数值模拟实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 求板式换热器BR13板片数据数据
- 建立换热器的仿真实验需要哪些数据
- 换热器管束振动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1、求板式换热器BR13板片数据数据
取板片数N(Nmin≤N≤Nmax )若N已达Nmax,做(5)。(8) 取N的流程组合形式,若组合形式取完则做(7)。
板式换热器:Q=K×F×Δt;Q—热负荷;K—传热系数;F—换热面积;Δt—传热温差(一般用对数温差);传热系数取决于换热器自身的结构,每个不同流道的板片,都有自身的经验公式,如果不严格的话,可以取2000~3000。
一般地说,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值在3000~6000W/moC范围内。这就表明,板式换热器只需要管壳式换热器面积的1/2~1/4 即可达到同样的换热效果。
可以根据传热的基本方程式,可求得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为:F= Q /K .Δtm其中Q—热流量(W),△tm—对数平均温差(℃),F—传热面积(m2)。板式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
上下导杆350mm。br系列板式换热器上下导杆的长度是350毫米,可用于承受板片的重量并保证安装尺寸,使板片在其间滑动,导杆比换热板组长,可以确保松开夹紧螺栓滑动各板检查清洗。
2、建立换热器的仿真实验需要哪些数据
应记录的实验数据包括: 流体的物性参数:流体的密度、比热、粘度等参数。 流量和温度的变化:在实验过程中应测量流量和流体进出口温度,并记录下它们的变化。
换热器性能实验的内容主要为测定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对数传热温差和热平衡温度等,并就不同换热器,不同两种流动方式,不同工况的传热情况和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
摘 要:以板式换热器为原型,建立了船舶上一般换热器的热力数学模型,着重介绍了换热器换热系数的确定方法。
采用多管程、单壳程的管壳式换热器,并用水做冷却剂时,冷却水的出口温度不应高于工业物料的出口温度。在冷却或者冷凝的工艺物料时,冷却剂的入口温度应高于工艺物料中易结冰的组分的冰点,一般高5℃。
3、换热器管束振动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振动的原因:泵、压缩机等转动设备的振动引起管束的振动;旋转机械产生的脉动;流入管束的高速流体(高压水、蒸汽等)对管束的冲击。解决措施:尽量减少开停车次数。
管壳式换热器产生振动的原因原因为:主要是壳侧介质蒸汽的特性:没用设计外倒流筒;导致进口流速较快,冲击管束而产生震动。
管壳式换热器发生振动的原因是:换热机组的外震动。管壳式换热器内部流体流速产生的震动。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又称列管式换热器。
当然也正式因为这个原因,为卡门旋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折流板死区易形成旋涡垂直于换热管的流动也会在换热管背面形成旋涡 管程的流速太快也不好,换热效率太低。
可以加大换热器的内径,加大管子的Pitch,调整折流班的间距。换热器振动的原因:壳程介质流速太快。管路振动所引起。管束与折流板结构不合理。机座刚度较小。
关于换热器振动数据和换热器数值模拟实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换热器振动数据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换热器数值模拟实例、换热器振动数据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