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的通用膜传热系数-一般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换热器的通用膜传热系数-一般换热器的传热系数](http://www.affonchem.cn/d/file/p/16/94/42979.jpg)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换热器的通用膜传热系数,以及一般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换热器的通用膜传热系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一般换热器的传热系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是怎样计算的?
单管程换热器: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为:α=Q/(S×ΔT),α为传热系数,Q为热量传递,S为换热面积,ΔT为热传递过程中的温度差。
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k的计算公式为K=1/(1/h1 δ/λ 1/h2)W/(㎡*K)。hh2表示围护结构两表面热交换系数,W/㎡K,δ表示管壁厚度,m,λ表示管壁导热系数,W/m*K。
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板式换热器在相同压力损失情况下,其传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高3-5倍,占地面积为管式换热器的三分之一,热回收率可高达90%以上。
F 为散热面的面积,m^2。a 为综合换热系数,w/(℃×m^2)。其中,a 要根据表面的形状(如柱面与平面就不同)、特征(如水平面和垂直面就不同)及(tw-to)的大小,以及流体速度的大小,来确定的。
对于空调工程上常采用的换热器而言,如果不考虑其他附加热阻,传热系数K值可以按照如下计算:K=1/(1/Aw δ/λ 1/An) W/(㎡·°C)。其中,An,Aw——内、外表面热交换系数,W/(㎡·°C)。δ——管壁厚度,m。
2、在换热器设计时介质的传热膜系数是怎样确定的,有表可查吗?
按照化工原理,根据工艺状况,先分别计算管内、管外的对流传热膜系数,再考虑传热面两侧的热阻,然后用总传热系数方程计算传热系数K。
板式换热器换热系数是衡量传热性能高低的指标,不同结构的换热器,在同样的流体处理和温度处理过程时,传热系数是不一样的。表示设备的传热性能不一样。比如水-水换热设备,采用板式换热器,传热系数在3000~7000W/㎡*℃左右。
通过实验掌握传热膜系数a的测定方法,并分析影响a的因素。掌握确定传热膜系数准数关联式中的系数C和指数mn的方法。通过实验提高对a关联式的理解,了解工程上强化传热的措施。掌握测温热电偶的使用方法。
在选择管壳程介质时,应抓住主要矛盾,以确定某些介质最好走管程或最好走壳程。应按介质性质、温度或压力、允许压力降、结垢以及提高传热系数等条件综合考虑。
3、换热器表面传热系数K值的选取
K值通常在1800~2200W/m2·℃范围内。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W/m2·℃。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
K值是需要计算得到的,其计算公式如下:K=1/(1/h1 δ/λ 1/h2) W/(㎡·°C)其中,h1,h2——围护结构两表面热交换系数,W/(㎡·°C);δ——管壁厚度,m;λ——管壁导热系数,W/(m·°C)。
换热器传热系数(K)的大小实际上是由传热过程总热阻的大小来决定,换热器传热过程中的总热阻越大,换热器传热系数(K)值也就越低;换热器传热系数(K)值越低,换热器传热效果也就越差。
传热系数: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热量从一种介质传递到另一种介质的速率。该参数是换热器性能评估的关键指标,主要取决于换热器材质、热交换介质的物性、操作条件以及换热器类型等因素。
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s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换热器的通用膜传热系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换热器的通用膜传热系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