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换热器

换热器温度与压力设计(换热器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

换热器温度与压力设计(换热器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换热器温度与压力设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换热器温度与压力设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换热器设计参数中,工作压力、设计压力及水压试验压力值是如何确定的...
  2. 换热器设计温度如何确定
  3. 急求列管式换热器的课程设计
  4. 板式换热器制热 蒸汽温度压力的选择

1、换热器设计参数中,工作压力、设计压力及水压试验压力值是如何确定的...

设计压力不能低于工作压力并有余量。余量具体我也不太清楚,有的达到好几倍,有的大一点。暖通里面,对于散热器,验收规范说,试验压力是5倍的工作压力,不得小于0.6mpa。

压力容器(水压)试验压力=设计压力*25,不论是国标,欧标还是美标,都会要求一定数值的水压试验压力比例。在国标中,由于我国钢材体系普遍要求较低,故而在水压试验系数上,取25,而非美标的3。

在老容规中也称为“最高工作压力”。设计压力P是指设定的设备顶部最高压力,其取值不小于工作压力。水压试验压力Pt=25P[σ]/[σ]t,[σ]为试验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σ]t为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

试验压力:当工作压力小于等于0MPa时,应为工作压力的5倍,且不应小于0.6MPa。当工作压力大于0MPa时,应为工作压力加0.MPa。垂直地埋管换热器插入钻孔前,应做第一次水压试验。

采用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时,应对容器的水压试验、气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相应的取25倍、15倍和00倍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值,并在图样和铭牌中注明。

2、换热器设计温度如何确定

设计温度:大于操作温度,不低于元件金属在工作状态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你可以参考GB150 或者GB151,里面有详尽的说明。

循环冷却水宜用常温净水代替,进口水温设置在20度吧,出口水温设置在50度。然后计算苯乙烯的质量流量和它所需要吸收的热量。用这个热量Q/2/(50-20)=水的流量。

功率,就是多少KW。一次侧的进出口温度。二次侧的进出口温度。这五个参数有了以后就可以进行选型了。另外有的厂家可能要一次侧和二次侧的流量,其实只要知道一次侧和二次侧的温度了就能算出流量来。

规则是既定的,是无数人经过无数次试验得出来的。按照制冷模式来选型,蒸发温度1~2度,蒸发器出口过热度1~2度,风冷冷凝温度50度左右。

度。在使用换热器时,两侧的流体是根据环境温度改变的,通常的温度都是50度,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

3、急求列管式换热器的课程设计

试设计一台列管式换热器,完成该生产任务。 1.确定设计方案 (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热流体进口温度140℃,出口温度40℃冷流体(循环水)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

在乙醇精馏过程中塔顶一般采用的换热器为列管式换热器,故初步选定在此次设计中的换热器为列管式换热器。 列管式换热器的型式主要依据换热器管程与壳程流体的温度差来确定。

当采用多管程或多壳程时,列管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形式复杂,对数平均值的温差要加以修正,具体修正方法见4节。 ◎ 换热管规格和排列的选择 具体选择 换热管规格和排列的选择 换热管直径越小,换热器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越大。

列管式换热器的系列标准中管程数有4和6程等四种。采用多程时,通常应使每程的管子数大致相等。

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设备形式:列管式换热器 设计任务 设计计算列管式换热器的热负荷、传热面积、换热管、壳体、接管等。绘制列管式换热器的工作图。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4、板式换热器制热 蒸汽温度压力的选择

蒸汽压力不高于5公斤,太高的话,板换的密封垫片的耐温性能会失效。

-150度。在汽水板式换热器加热过程中,饱和蒸汽温度为4-5Mpa,对应温度140-150度,只有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板式换热器才具有性价比。

板式换热器的公称压力规定为0.0、5mpa,则试验压力是工作压力的5倍即可;板式换热器的材质主要是分为:不锈钢30不锈钢316L、碳钢等三种材质,首选不锈钢材质的性能好。

可以的,用沸克板式换热器的三元乙丙的胶垫耐温150℃,有耐高温的可以达到170℃,一般用蒸汽温度过高的会安装减压阀。用蒸汽供暖一般看压力,3-4压就可以用。更多换热器问题,请咨询沸克板式换热器。

选择有效的蒸汽减压阀,减压至0.6Mpa以下,保证蒸汽温度在160℃以下。这样可保证或延长换热器使用。法兰接口处使用石棉垫或钢垫。(我公司提供的板换带钢套)先开水侧,再开蒸汽侧,先关蒸汽侧,再关水侧。

关于换热器温度与压力设计和换热器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换热器温度与压力设计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换热器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换热器温度与压力设计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