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换热器

换热器壳体壁厚计算例子-换热器的壳体厚度和封头厚度能否不一样

换热器壳体壁厚计算例子-换热器的壳体厚度和封头厚度能否不一样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换热器壳体壁厚计算例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换热器壳体壁厚计算例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换热器壁厚怎么算
  2. 换热器管板厚度计算
  3. 压力容器壁厚计算?

1、换热器壁厚怎么算

首先知道材质。然后知道设计温度,到GB150去找这个材质,在这个温度下的许用应力。然后按照相应的150中的公式计算即可。注意得出的压力一般是表压力。150开始有规定的,压力不特殊提及就是表压。

计算一下普通缠绕垫临界厚度,10/(1-0.8)=50mm。所以一般U形管板计算厚度在50mm以下,对于垫片槽深对于管板厚度都有影响。如果管板是RJ密封面的,那影响可能更大了。

设置:空气的比热d[j/(kg*k)],密度p(kg/m^3),管厚h(m),铜的导热系数λ[j/(m*k)]。所求散热面积为S(m*2)。平均温差ΔT=(82 33)/2-29=28.5(k)则散热功率为:A=ΔT*12000*p*d/3600(j/s)。

换热管的计算厚度一般都不到1mm的级别,而且换热管不考虑腐蚀余量,所以一般换热管的厚度从不到1mm到几毫米的都有,绝大部分的情况还是1mm-3mm之间的。

百分之十。换热管壁厚偏差是指换热管壁的实际厚度与设计厚度之间的差异换热管厚度偏差,标准是在正负百分之十内。换热管是换热器的元件之一,具有很高的导热性和良好的等温性,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各个领域。

2、换热器管板厚度计算

计算一下普通缠绕垫临界厚度,10/(1-0.8)=50mm。所以一般U形管板计算厚度在50mm以下,对于垫片槽深对于管板厚度都有影响。如果管板是RJ密封面的,那影响可能更大了。

GB151中2厚度 中规定圆筒不得小于表8或9中数值。 CS,固定管板 筒身400~700 最薄6mm。 请问像这种特别小的换热器,壁厚该如何选取? 内压计算,其实厚度只有0.6mm。 但SW6计算,好像默认按照400~700的来算。

换热管的计算厚度一般都不到1mm的级别,而且换热管不考虑腐蚀余量,所以一般换热管的厚度从不到1mm到几毫米的都有,绝大部分的情况还是1mm-3mm之间的。

它的管板厚度S=12~16mm,被称为薄管板。

如果计算厚度是18MM,则管板厚度不能取18,必须要考虑腐蚀裕量和厚度负偏差。我认为在25左右就可以。

3、压力容器壁厚计算?

根据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计算如下:计算厚度=PrDi/(2*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焊接接头系数-Pr)=6*120/(2*137*1-6)=720/268=687mm 壁厚附加量C=1 0.8=8mm。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算是固体的压力,等于总重。

有两种,一种是按壁厚比内径的1/10来看,如小于等于10为薄壁容器,如果大于内径的1/10则为厚壁容器。还有一种,按公式:K=D/DI(容器的外径比内径,当K《2时为薄壁窗口,当K》2时为厚壁容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换热器壳体壁厚计算例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换热器壳体壁厚计算例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