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并联和串联公式-换热器串并联后k的变化
![换热器并联和串联公式-换热器串并联后k的变化](http://www.affonchem.cn/d/file/p/16/7f/36911.jpg)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换热器并联和串联公式,以及换热器串并联后k的变化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换热器并联和串联公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换热器串并联后k的变化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换热器的计算公式?
F=Q/kK*△tm F 是换热器的有效换热面积 Q 是总的换热量 k 是污垢系数一般取0.8-0.9 K 是传热系数 △tm 是对数平均温差 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要确定换热量得知道温差和流量,流量G=K*6*Q/Cp*(t2-t1),Q是热量,k是实际运行时候的流量附加值。或者是用Q=G*△T*163,流量要是实际流量,热量单位是KW,温度单位是℃,流量单位是m/h。
一次换热器热负荷计算公式为Q=qncp[ΔP*(df/dp) Δf],二次换热器热负荷计算公式为Q=UAΔT。
换热器的换热面积需要根据计算公式F=Q/kK*△tm进行计算。换热面积简易计算公式是F=Q/kK*△tm,F是换热器的有效换热面积,Q是总的换热量,k是污垢系数一般取0.8-0.9,K是传热系数,△tm是对数平均温差。
同样Nu=hc*L/a→hc=Nu*a/L,从而计算得出冷媒的对流传热系数,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特征长度L为管内径。
2、板式换热器如何选择计算
功率,就是多少KW。一次侧的进出口温度。二次侧的进出口温度。这五个参数有了以后就可以进行选型了。另外有的厂家可能要一次侧和二次侧的流量,其实只要知道一次侧和二次侧的温度了就能算出流量来。
Δtm=(T1-t2)-(T2-t1)/In(T1-t2)/(T2-t1)或Δtm=(T1-t2) (T2-t1)/2 (5) 选择板型 若所有的板型选择完,则进行结果分析。
流程组合形式应根据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在满足工艺条件要求下确定。尽量使冷、热水流道内的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从而得到最佳的传热效果。因为在传热表面两侧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时传热系数获得较大值。
顺流与逆流交替出现,平均温差要小于纯逆流时。
3、换热器蒸汽串联温度高还是并联
费用不同:串联是系统管道,所以材料少,安装成本便宜。并联的管子比串联多,成本会增加一倍以上。 热量不同:通过第一种串联一起,每组进水温度慢慢降低,到后面的暖气效果不理想。因此,安装时对组数有一定限制。串联越多,温度越低。
串联优点是:可以防止偏流,流速高,传热系数大,能提高换热器的工作效率;缺点是:处理量小,压降较大。并联优点是:处理量大,压降较小;缺点是:容易产生偏流,流速较低,传热系数较小,降低换热效率。
管路串联和并联的对流传热系数区别:串联是为了提高换热效果,当一台换热器不可以达到额定换热功率时,我们可以采用换热器串联的方式进行安装。可以防止偏流,流速高,传热系数大,能提高换热器的工作效率。
因为在串联联接中,每组暖气片的出水就是下一组的进水,各组暖气片的进水温度是逐级下降的.愈到后面,热水温度愈低,散热效率也就愈低。在并联联接中,每组暖气片的进水温度都一样,散热效率也就高。
不会造成房间内温差大的情况,这种方式的暖气片如果出现故障,只需将某组暖气片关闭维修就好,其他暖气片是没有影响的。但是这种并联式暖气片安装方法缺点是需要花费比较多的资金,一般是比串联式的安装贵一倍以上。
4、a.b两个换热器串联使用
串联是为了提高换热效果,当一台换热器不可以达到额定换热功率时,可以采用换热器串联的方式进行安装。
原来的两倍。两台换热器串联流速为原来的两倍。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
流程图中加入换热器模型后,在选择流股(streams)选项,这时流程图商会出现红色和蓝色的箭头,红色是必须有流股连接,蓝色非必须连接。简单换热器的话,单股物流,两根线就够了。
暖气片和换热器串联好还是并联好不能一概而论,各有各的好处:双管串联最好,循环也好,但是费管子,投资增大。单管循环不如双管,并且循环阻力增大,不利于节能。串联最大的问题是各个房间不能单独调节,说用都得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换热器并联和串联公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换热器并联和串联公式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