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换热器

换热器的分点温度(换热器温升)

换热器的分点温度(换热器温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换热器的分点温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换热器的分点温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地暖板式换热器一次侧的进出水温度与二次侧的进出水温度各是多少?
  2.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温度范围是多少?
  3. 换热器设计温度如何确定
  4. 换热器两侧流体的设计进出口温度

1、地暖板式换热器一次侧的进出水温度与二次侧的进出水温度各是多少?

板换一次侧和二次侧温度关系:热器一次侧的进出水温度一般是90度、50度。二次侧的进出水温度一般是40度、55度。

能达到70度左右。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管程和壳程内流动,总体上是错流流动,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小,而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动方式,其修正系数也通常在0.95左右。

不正常,一次回水30°,二次出水40°,二次回水50°,肯定不正常,很可能二次回水表有问题,二次回水应接近一次回水温度才正常。原因可能有 板式换热器设计不合理,板型不合适或者面积过大。

要看换热温差多大和板换具体用途。如果是在冷水式空调机组里面的话,板换进出水温度差达到10℃或以上是不正常的,此时很有可能存在水流量过小的问题。其它用途的板换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法仅仅根据这种简单描述来做出判断。

目前的供暖设计中,二次网的供水温度设计是60-65℃,回水温度设计是45-50℃,温差bai是15℃-20℃。在供热运行中很多地区都能达到15-20℃的回水温差设计的指标。

2、板式换热器的工作温度范围是多少?

小于150℃。大金板式换热器设定温度是小于150℃,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设计温度范围是40-100度。

板式换热器的温度指标以密封胶垫所耐温度为准,丁腈橡胶(N)的上限工作温度为 110 ℃ ,乙丙橡胶(E)的上限工作温度为 150 ℃ 。BR0.1 型板式换热器没有悬挂形式的装配结构。

不可以的,垫片适用的介质不一样,所选用的垫片材质也不一样,氟橡胶最高耐温有180摄氏度, 我们常用的是三元乙丙橡胶,最高使用温度为150 。

平顶山供暖板式换热器供水温度是35至45度。换热站的供水温度是75/50℃或85/60℃连续供暖。采用地暖采暖,换热站的供水温度宜采用35至45度。

3、换热器设计温度如何确定

设计温度:大于操作温度,不低于元件金属在工作状态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你可以参考GB150 或者GB151,里面有详尽的说明。

循环冷却水宜用常温净水代替,进口水温设置在20度吧,出口水温设置在50度。然后计算苯乙烯的质量流量和它所需要吸收的热量。用这个热量Q/2/(50-20)=水的流量。

功率,就是多少KW。一次侧的进出口温度。二次侧的进出口温度。这五个参数有了以后就可以进行选型了。另外有的厂家可能要一次侧和二次侧的流量,其实只要知道一次侧和二次侧的温度了就能算出流量来。

规则是既定的,是无数人经过无数次试验得出来的。按照制冷模式来选型,蒸发温度1~2度,蒸发器出口过热度1~2度,风冷冷凝温度50度左右。

度。在使用换热器时,两侧的流体是根据环境温度改变的,通常的温度都是50度,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

4、换热器两侧流体的设计进出口温度

通过热流体的温差,质量流量以及定压比热可以计算出热流体的总换热量即:Q=Cp*qm*△t。用这个换热量通过反推来求得冷流体的出口温度,具体过程比较繁琐,可以参考传热学,或者换热器设计手册。

如果是自然对流,K值范围:6~8W.m-K-1。

一次侧 二次侧 分别都有2个温度。一共4个温度。通过物质间的热传递。一次侧是提供换热的介质。二次侧是用户需要用到的介质。

.换热器的设计温度应高于zui大使用温度,一般高于15℃。在换热器的设计中,被处理物料的出口温度一般是的,而加热剂或冷凝剂可以由设计者自己根据情况进行选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换热器的分点温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换热器的分点温度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