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传热差,板式换热器温差大是什么原因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板式换热器传热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板式换热器传热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汽水板换换热温差
-150度。在汽水板式换热器加热过程中,饱和蒸汽温度为4-5Mpa,对应温度140-150度,只有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板式换热器才具有性价比。
一般气气换热的效果本身就比汽水换热的效果差一些,所以温差最少应该是30℃吧,一般汽水的温差不小于20℃。你这个温差就只能考虑板换了。
温差一般在40度。因为这样才可以保证冷水和热水都能同时正常运行供给。不同用途不同工作条件下,板换的进出水温度都不同。都有相应的产品国家标准来规定这些进出水工况。
2、板式换热器换热效率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外部渗漏、板片间渗漏、介质之间内漏、换热效率低。板片与框架之间或框架外部渗漏。解决方法:换接合件;固定好密封环;托起管子;换密封垫;换端片。板片间渗漏。
介质的温差越大,流体的自然对流越强,形成的滞留带的影响越明显,因此介质进出口位置应按热流体上进下出,冷流体下进上出布置,以减小滞留带的影响,提高传热效率。
考虑是否堵塞或是结垢,处理方法是进行解体清洗,若结垢需要进行弱酸清洗,采用草酸为宜。清洗后仍不能实际工况需求,则需要考虑增加板片数量,即扩容。若扩容仍不能解决问题,可直接重新选型采购更换之。
有可能是由于换热器堵塞了。两侧的流量发生了变化导致换热效果降低。由于逆流平均温差较大,因此采用逆流操作有助于提高传热效率;流体流过时,流速大,对流传热系数大,使传热系数增加;降低结垢厚度,可以提高传热系数K。
3、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怎样计算?
A=Q/K(Tr-△t)式中A为换热面积,Q为总换热量。K为导热系数,不同的材料导热系数不一样,相同的材料采用的介质不同其换热系数也不同;相同的材料如采用换热器的结构形式不同其K值选取也不同。
F=Q/kK*△tm F 是换热器的有效换热面积 Q 是总的换热量 k 是污垢系数一般取0.8-0.9 K 是传热系数 △tm 是对数平均温差 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Q=K×F×Δt;Q—热负荷;K—传热系数;F—换热面积;Δt—传热温差(一般用对数温差);传热系数取决于换热器自身的结构,每个不同流道的板片,都有自身的经验公式,如果不严格的话,可以取2000~3000。
板式换热器的功率大小是有末端需要的量来确定,依据能量守恒公式 换热器只起到热传导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换热器传导必须遵循能量守恒原则。
传热系数 F——换热面积 Δt——传热温差(一般用对数温差)传热系数取决于换热器自身的结构,每个不同流道的板片,都有自身的经验公式,如果不严格的话,可以取2000~3000。最后算出的板换的面积要乘以一定的系数如2。
4、怎样提高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提高换热器传热系数只有同时提高板片冷热两侧的表面传热系数,减小污垢层热阻,选用热导率高的板片,减小板片的厚度,才能有效提高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提高换热器对数平均温差的方法为尽可能采用逆流或接近逆流的混合流型,尽可能提高热侧流体的温度,降低冷侧流体的温度。
比如水-水换热设备, 采用板式换热器,传热系数在3000~7000W/㎡*℃左右。而采用管式换热器在1000~2000左右。这里表示板式的传热性能更高。
换热器传热强化通常使用的手段包括三类:扩展传热面积(F);加大传热温差;提高传热系数(K)。扩展传热面积F。扩展传热面积是增加传热效果使用最多、最简单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现在已经淘汰。
小流量一侧采用较多的流程,以提高流速,获得较高的传热系数。大流量一侧采用较少的流程,以降低换热器阻力。多流程组合呈现混合流型,平均传热温差稍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板式换热器传热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板式换热器传热差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