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主体内容(环境保护法的主体主要包括)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环境保护法主体内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环境保护法主体内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环境保护法的主体是什么?
环境保护法的主体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与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根据《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可知,负有保护环境义务的主体是一切单位和个人。故正确答案为A。
法律分析:国际环境法的主体是各个国家以及环境组织。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条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主体是政府环保部门(政府官员)。4.群众监督主体。也称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是指人民群众都有权利和义务参与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进行群众性环境监督,主体是媒体、社团组织、群众(个人)。
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环境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在我国,包括国家、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哪年公布实施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实施时间是:2015年1月1日。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989年12月26日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法律分析:2015年1月1日。是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的法律。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在1989年12月26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同时废止。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包括
法律分析: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主要有:《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包括环境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具体的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方面:包括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
法律分析:我国环境法体系包括: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规,环境标准,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共五部分。
4、《环境保护法》全文内容有哪些
第六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 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七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 一监督管理。
包括总则、环境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法律责任等。 (2)适用范围。
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公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的国家法律。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共6章,包括总则,环境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法律责任和附则。
第二十七条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依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申报登记。第二十八条 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
5、国际环境法的主体
法律分析:国际环境法,是调整国际自然环境保护中的国家间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当代国际法中的一个新领域。
国家是国际法最基本的主体,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是派生和有限的主体,非政府组织包括科学界、非营利性的环保组织、私营工商界、法律社团、学术界和公众等尚未被广泛和正式地接纳为国际环境法的主体。
【答案解析】 目前最主要的国际法主体仍然是 *** 国家,此外, *** 间国际组织、非 *** 国际组织在国际环境法的制定和实施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答案】:ABCD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原因在于国家是国际环境法上的权利和义务的主要承担者。国家作为国际环境损害责任主体并不排除国家以外的其他国际法主体的国际环境损害责任问题。
后者调整一国领域内的环境问题。主体不同,前者主体是国家和国际组织;后者主体是公民、法人、其他社会组织。法律性质不同,前者是国际法,后者是国内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环境保护法主体内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环境保护法主体内容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