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出问题先问责,环保问责机制

环境保护出问题先问责,环保问责机制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环境保护出问题先问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环境保护出问题先问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环境保护出问题谁先被问责?
  2. 首次环保追责典型问题涉及哪些省市?
  3.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
  4. 对发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问题不按照规定查处应当追究谁的责任
  5. 如何理解环保督政问责制度

1、环境保护出问题谁先被问责?

新《环境保护法》第5条规定的“损害担责”应是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另类表述。对于污染者付费原则。

对发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问题不按照规定查处应当追究政府有关工作部门领导成员的责任。

强追责硬问责,促生态环保责任落地有声 今年3月,第二批接受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的北京、上海、湖北等7省市公开了督察组移交案件的问责情况,共问责1048人。

从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来看,主要是谁污染谁负责。无论是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荒漠化、垃圾围城等,个人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中无节制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才是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源。

企业出责任当然是企业和相关企业负责人承担,除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包庇等也要承担责任。

2、首次环保追责典型问题涉及哪些省市?

中央纪委通报曝光了6起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典型问题,涉及天津、河北、江苏、安徽、重庆和甘肃六省市,被通报人数达40多人。这是中央纪委首次就该领域的责任追究典型问题进行通报。

陕西省对16个责任单位、101名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涉及咸阳市推动解决大气污染突出问题不力、渭南市潼关县双桥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等。

昭通市绥江县永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大兰池矿山噪音、粉尘污染及安全隐患问题。给予绥江县环境保护局副局长杨与平诫勉问责;给予新滩镇党委副书记陈兵、新滩镇政府副镇长杨劲松通报问责。

揭露了天津市、山西省、安徽省、福建省、辽宁省、湖南省和贵州省等7个省市存在的共性问题。对生态环保工作推进落实不够有力到位,发展与保护关系认识不到位,不愿清退“土政策”,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3、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是国务院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而制定的规定,主要涉及督察对象、督察内容、整改措施等方面。

调整和充实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健全督察整改组织领导体系,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促进问题全面整改落实。二是强化跟踪问效。

环境保护督察的目的在于规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哈尔滨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暨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会议召开,听取各相关部门工作情况汇报,集体审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拟销号问题,安排部署督察整改工作。

严格依法保护环境,推动监管执法全覆盖 有效解决环境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执法缺位问题。完善环境监管法律法规,落实属地责任,全面排查整改各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和环境隐患问题,不留监管死角、不存执法盲区,向污染宣战。

4、对发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问题不按照规定查处应当追究谁的责任

对于核查发现的问题不按照规定处理的责任追究,具体会根据情况而定。一般来说,责任追究可以涉及这几个方面:直接责任人、主管责任人、组织责任、法律责任。

污染环境 造成生态损害同时造成它的损害的 应当由侵权人或者有过错的第3人承担责任 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 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分析:应当依据因果关系大小、造成损害的金额、破坏环境的严重程度等因素判断侵权责任赔偿标准。一般都需要做鉴定认定因果关系及损害程度。

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应该由污染者或有过错的第三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四条: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

5、如何理解环保督政问责制度

新环保法环境保护督政问责制度的具体方式是:警告。是国家对行政违法行为人的谴责和告诫,是国家对行为人违法行为所作的正式否定评价。罚款。是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人强制收取一定数量金钱,剥夺一定财产权利的制裁方法。

通过督察问责,一批领导干部得到警醒,环保压力得到有效传导。

加强督政问责工作,对未履行职责而造成生态损害的党政干部依纪依法问责,涉嫌犯罪的移送检察机关或司法机关处理。

中央环保督察强调督察结果的应用。督察结束后,重大问题要向中央报告;督察结果要向中央组织部移交移送,作为被督察对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任免的重要依据。这样的力度,直接促使地方领导干部提高对环保的重视程度。

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西藏久久为功。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力的措施,一项项制度法规严防污染进入雪域高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环境保护出问题先问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环境保护出问题先问责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